众所周知,助听器作为一个电子设备,有着电子设备的普遍共性,即分等级和价格。这到底是不是骗人的?万元机真的就比较好么?这价差之间的到底是什么!

01、音质上的区别是巨大的
音质听起来是一个挑选耳机的常用词,感觉是一个主观的东西。的确,每个人对音质的要求不同。如果是放在听歌上,对于无听损的普通人来说,可能是无所谓的。但是如果是对于有听损的人,需要听清楚对方的言语的时候,就是大挑战了。
02、通道数多少
言语处理上的音质,是决定了清晰度的,这种细致处理的清晰度,是由一个叫通道数的东西决定的。简单点解释就是,一段声音传来,如果把他分为多个频率段来一一处理,比简单粗暴的统一放大声音,肯定是不一样的。这种分段越细致,对于言语的处理就更细分,更可以根据每一个人的听损频段不同去调整。
03、增益处理能力
每一个人都说话声音不同,有人模糊有人清楚,不同方言间的差距也很大。好的芯片由于可以分频段的去细致处理,在处理完后,每个频段给的声音增益程度也不同。这就可以最好的还原声音本身该有的音调音色。那么听起来就更真实且顺耳。
04、适应的环境不同
每个人都经历过去到不同的地方,听觉感受会差很多。比如在家这种安静的环境,当然听对话很清楚,一旦去了菜场,就会因为背景的声音嘈杂吵闹而听不清楚对话。如果环境越来越吵闹,说话的人越多,自然就无法分辨对面的人到底在说什么了。


05、降噪的能力
那么不同等级的助听器,在噪音的分辨处理上就是天差地别了。首先麦克风的是单一或多个的决定了声音的方向分辨。麦克风的反应速度也是有很大的差距。全向性的麦克风可以分辨声音的来源方向,从而选择关闭吵闹的背景噪音来帮助提高言语辨识度。这时候不同等级的助听器在麦克风的硬件上的差距就显现出来了。
怎么根据聆听需求选择新助听器?
弱听人士对新助听器的选择,主要是根据自己的聆听需求,目的是改善助听器在某些聆听环境下的助听效果。
(当然,还需根据弱听人士可能变动后的听力损失等,这好理解,我们就不赘述了。)

那么,如何选呢?
通常,专业的验配师会根据具体情况为弱听人士选择新增有某种或某些功能的助听器,例如:
1、如果弱听人士感觉大部分情况与他人交流较好,但在噪音下(马路边)交流效果差,验配师可能为其增加噪音抑制和言语增强功能;
2、如果弱听人士感觉大部分情况与他人交流较好,但在多人交流环境,尤其是后面有人干扰时交流效果差,验配师可能为其增加指向性麦克风功能;
3、如果弱听人士感觉大部分情况与他人交流较好,但在看电视、打电话交流效果差,验配师可能为其新增无线音频功能;
4、如果弱听人士感觉大部分情况与他人交流较好,但感觉自己说话声音“闷、堵”,舒适度不高,验配师可能建议其更换开放耳式助听器。
让我们用心倾听,用爱助听,助您重回有声世界,重拾无限精彩
千元机和万元机之间差的除了价格到底还有啥?:/a/ztq/js/2021/0719/2056.html